当时张作霖麾下一个叫施从滨的军长,在这个过程中被孙传芳俘虏。孙传芳起初派人劝降施从滨,但施从滨始终不肯。于是孙传芳一怒之下,命人处决施从滨。
其实打仗这种事情,死人很正常。但是孙传芳这件事情干的不地道:那就是此时民国都十四年了,孙传芳居然还命人对施从滨斩首,并且还把头颅悬挂展览。
当然,对于南方的军阀来说,老孙算是力挽狂澜。但对于施从滨的家属来说,孙传芳的行为,只能说太过分了。
2、
施剑翘的报仇准备
对于处决施从滨这件事,孙传芳并没有当回事儿。毕竟,天天打仗的民国,死人是正常事儿,哪天不死人了才叫稀奇。
孙传芳不知道,估计也懒得知道:施从滨有个女儿,名字叫施剑翘。施剑翘对于父亲被杀而且死后受辱这件事耿耿于怀。为此,施剑翘到处找关系、找机会,打算刺杀孙传芳。终于,一个偶然,施剑翘认识了一个叫施靖公的人。此人当时在阎锡山的部队里作军官。他对施剑翘的事情表示同情,并表示非常愿意帮助施剑翘报仇。而施剑翘也基于感激,嫁给了施靖公。不过,婚后没几年,施靖公就逐渐表示:这个仇恨,能否放弃?
理由很简单:虽然民国混乱,但名义上也还是有法律的。更何况,孙传芳虽然在北伐战争后,就已经下台了。但毕竟也是个公众人物。因此刺杀孙传芳,不论成败,风险都很大。
其实这倒不能认为施靖公麻木,也不能认为是怯懦。毕竟人各有志,很多事情都要付出代价。面对丈夫如此态度,施剑翘也没有勉强,而是选择离家出走。
当然,在这么多年时间里,施剑翘也学会了枪械知识和射击技巧。因此对于施剑翘来说,只要有机会,还是可以一个人完成刺杀孙传芳的大业的
3、
孙传芳的末日
话说孙传芳处决施从滨没几年,南方的势力就开始北伐。而吴佩孚和孙传芳,算是第一个打击对象。在北伐军的打击下,孙传芳的势力很快土崩瓦解。孙传芳一度找张作霖、张宗昌等奉系首脑寻求合作,试图恢复自己对江浙等地的统治。但最终都因为北伐军的不断胜利以及北洋系的不断溃败,而归于失败。
之后孙传芳在上世纪
30
年代,迁移到了天津。
当时日本人已经盘踞我东北三省,同时图谋华北乃至整个中国关内的领土。不过日本人为了欺骗当时的国际舆论,决定找北洋系的大佬来当代理人。孙传芳无疑就被日本人看中了。
不过当时孙传芳对日本人的邀请没有接受。而是选择和皖系出身的靳云鹏,在天津搞了个居士林,一起从事礼佛活动。
话说民国二十四年的一天,孙传芳在居士林讲授佛法,而这个消息恰好被施剑翘知道了。于是施剑翘前往孙传芳的居士林,对孙传芳的要害之处连开三枪。孙传芳没能反应过来,就当场丧生。
施剑翘刺杀孙传芳以后,并没有逃离现场,而是选择对现场的百姓说明情况。而孙传芳被杀这件事,自然也惊动了民国的舆论界。最终,民国司法经过一番斡旋,判了施剑翘有期徒刑七年。之后又宣布特赦施剑翘。而施剑翘也一直活到上个世纪
70
年代后期才去世。
施剑翘晚年,见证了中国几十年的沧桑变化,也许,会想起刺杀孙传芳的那一幕,会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毕竟,那已经是四十多年前的事情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