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跑焦?你得掌握这些对焦冷知识了

为什么总跑焦?你得掌握这些对焦冷知识了

笔者总结大光圈镜头跑焦的规律如下,光圈越大,距离越远,跑焦的概率就越高。大光圈全开拍摄时可以取得薄如纸般的景深、迷幻的焦外,但对焦却需要十足的条件和技巧。

由于光线、距离、还有拍摄对象(对象聚焦处的明暗对比度)影响,机器无法准确地将这薄如纸般的一点景深恰到好处地放到我们人类视觉感知的地方,这就造成了跑焦。建议大家在使用的时候尽量缩一档光圈使用,同时也可避免紫边。

二、为什么水平方向追焦更准确?

现在大多数单反相机的自动对焦系统,基本上都搭载有一字型的自动对焦感应器,并在其基础上发展成十字或双十字型的自动对焦感应器。

看一些单反相机的自动对焦点分布图,会发现其中的一字型对焦感应器,大多是以纵向的方式排列,所以应该是在竖直方向上比较灵敏?

这样的想法是错的,这些传感器尽管是纵向排列,但其实是对横向线条的反应较灵敏,与我们脑海中想当然的情况截然相反。

这样的情况,在自动追焦的时候表现比较明显,如果拍摄物是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追焦成功率较高。但如果上下或前后,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出现迟缓或对不上焦等状况。

因为对焦点排列和分布的关系,我们在拍摄一些例如田径之类的水平运动体育项目时用入门机型也可以勉强应付。但要是拍摄撑杆跳之类的垂直运动体育项目时对焦成功率就会大大下降。

知道了这个原理,大家在购买器材的时候也能比较深刻的理解为什么厂家要宣称自己的新机型是“XX个十字对焦点”,毕竟这样的配置还是能提高垂直方向的追焦成功率的。

三、怎样提升机型的自动对焦性能?

相机的对焦性能难道不是在它出厂的时候就决定好了吗?一般来说,的确是这样,相机在出厂时搭载了什么样的自动对焦模块,决定了相机将拥有什么样的自动对焦功能。

固件是什么?怎么这么神奇?固件其实是一种小型软件程序,由微芯片处理器控制,主要掌控产品功能和作业。如果这样不太容易理解的话,我们可以简单的理解为第一代固件就是电脑中的dos,以后的固件升级就相当于升级为win95、win98等一系列的操作系统更新。

不过有时也会出现某些相机尽管搭载了最新开发的自动对焦模块,厂商可能会因为某些商业上的考量,一开始先选择“封印”其一部分的性能,等到适当的时机,再以固件更新的方式“释放”它。

目前大多数相机产品设计,都采取可更新固件的形式,以便在产品的使用期内,若遇到与其他周边产品的兼容性或功能问题时,可用更新固件的方式进行调整,或是像前文提到的释放产品新功能。

之前佳能 EOS 5D Mark III的中央对焦点,可作用的最大光圈在f/5.6以上的镜头,但如果使用增距镜的话,像400mm f/5.6这类镜头的最大光圈就有可能降到f/8,然而此时中央对焦点就可能失灵。

对此,佳能便是采取固件更新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所以,入手一台相机之后,也可多留意手中器材的官方网站上是否有对应机种的固件更新,升级后也许会小幅度提升对焦性能。

四、点测联动什么意思?

通常相机有多点测光,具备点测联动功能的单反相机,在选择对焦点的同时,测光点也同时关联了这个点,对这个点进行点测光。如果不联动,那么对焦是选择的点,而测光永远是中心点。

一般来说,点测联动使用的场合往往光比很大,所以需要精确对某个点进行曝光,比如逆光拍景,对云彩进行点测,然后半按快门,焦点和测光都锁定了,最后再进行构图,一张标准的风光照就出来了。

逆光拍人,为了避免审美疲劳和构图单调,往往先对着人脸点测,焦点和测光锁定,然后重新构图拍摄。这对拥有点测联动功能的机身的用户来说是很平常的一个操作,但是其他用户的拍摄流程是先用中央对焦点对目标测光,然后锁定曝光值,接着移动构图,对焦,最后按下快门。

可能有些人会觉得,不就多按了一下“*”键(锁定曝光)吗,熟练了就不觉得麻烦了。但要在主体移动过程中光线明暗发生较大变化时,这种方法就不行了,例如婚礼现场。

对于拥有点测联动的机型来说,在使用点对焦时抓拍决定性瞬间就会拥有非常大的优势,省去了不少相机的设置时间。

如果不知道自己手中的相机有没有点测联动功能,可以先将相机设置为点对焦然后对准一个暗部进行拍摄,如果这个暗部曝光正确,那就是拥有点测联动功能的机型。

五、超焦距的具体含义

超焦距手法,比较常用在风景摄影中,为了要保证拍摄画面中整体清晰,会选择一定距离外或无限远的景物进行对焦,以预先把拍摄画面中的景物预先纳入景深之内,节省对焦时间,又称为“超焦距摄影”。

如果采用我们平时的对焦在无限远的对焦方式拍摄,虽然也能获得比较大的景深,但在画面近端还是会浪费一些景深,这时就比较适合使用超焦距手法拍摄。

其实超焦距在使用上也并不复杂,可透过景深表尺、数学公式、在线工具,甚至是专门APP来测算景深范围,以参考对焦。

但如果手上没有对应的测量工具,最偷懒的方法即是缩小光圈,并以手动选择对焦点落在无限远的地方来拍摄。

编辑结语:

这些关于对焦的冷知识可能大家也曾略有耳闻,但实际的原理和作用并不了解。本篇文章对这些冷知识和其中的原理做了比较详尽的解释和有关使用方法的总结。阅读完本篇文章的读者以后就可以跟其他摄友小小的卖弄一下这些小学问啦,相信他们都会向你投来崇拜的目光的。

以上图文均来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遇侵权请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支付稿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

这才是真正的青岛大虾,100元一只,绝对新鲜好吃!
10大计划管理类APP对比:哪一款最适合提升你的工作效率?
里番动漫免费看的软件盘点
365bet客服

里番动漫免费看的软件盘点

📅 07-11 👁️ 2623
十万个冷笑话手游樵夫怎么样 樵夫技能属性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