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山”重定向至此。关于狮子山之其他意思,请见“狮子山”。塞拉利昂共和国(英语:Republic of Sierra Leone),通称狮子山(英语:Sierra Leone),位于西非大西洋岸,北部及东部被几内亚包围、东南与利比里亚接壤,首都弗里敦。
事实速览 塞拉利昂共和国Republic of Sierra Leone(英语), 首都暨最大城市 ...塞拉利昂共和国Republic of Sierra Leone(英语)
国旗
国徽
格言:Unity, freedom, justice(英语)“团结,自由,正义”国歌:《我们崇敬你,自由的江山》首都暨最大城市自由城官方语言英语官方文字英文族群曼迪族、泰姆奈族政治体制共和国法律体系英美法系领导人• 总统 朱利叶斯·马达·比奥
面积• 总计71,740平方公里(第119名)• 水域率1.0%人口• 2021年估计7,548,700(第108名)• 密度79.4人/平方公里(第86名)GDP(PPP)2022年估计• 总计162.77亿美元[1](第151名)• 人均1,957美元[1](第172名)GDP(国际汇率)2022年估计• 总计42.68亿美元[1](第152名)• 人均513美元[1](第169名)货币塞拉利昂利昂(SLL)时区UTC+0行驶方位向右[2]电话区号+232ISO 3166码SLE主要节日独立日:1961年4月27日(从英国独立)中央银行塞拉利昂银行人类发展指数▲0.438[4](第181名)基尼系数0.629(高)
互联网顶级域.sl网站statehouse.gov.sl 关闭
事实速览 “Sierra Leone”的各地常用译名, 中国大陆 ...“Sierra Leone”的各地常用译名中国大陆塞拉利昂 港澳塞拉利昂 台湾狮子山 关闭
Remove ads中文译名
“Sierra Leone”一词,《海国图志》意译为狮山,[5]徐继畬《瀛寰志略》则音译成塞拉勒窝内,并为日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沿用,[6][7]直至1974年9月1日后才改为“塞拉利昂”,并在内地及港澳地区使用至今。台湾地区则沿袭葡萄牙语的语源,意译为“狮子山”。[8]
历史
主条目:塞拉利昂历史
早期
据考古学家考察塞拉利昂有至少两千五百年连续不断的人类居住史[9],居民来自非洲其他地区[10]。9世纪时开始学会用铁,公元1000年左右沿海部落的居民开始种植作物,出现农业[11]。
塞拉利昂气候湿热,布满了雨林和沼泽,难以通行。而大量的携带致命病菌的采采蝇更是当地曼丁哥人牛马等牲畜的噩梦。因此难以征服[12][13]。马里帝国伊斯兰教的影响力在这里也就显得很微弱。直到18世纪苏苏帝国的商人和移民者才将伊斯兰教在这里广泛传播开来。[14]
殖民地
1462年葡萄牙探险家首先踏足此地,并将弗里敦港口周围的山脉命名为“Serra de Leôa”,意思是“母狮的山”。时至今日,仍有人将此国称为“狮子山”。[15]意大利文记作“Sierra Leone”,后用此名作国名。其后,本地一直都是欧洲奴隶的供应来源地。1787年,在废奴主义者的压力下,于现在首都自由城建市,以供原来准备贩卖往伦敦工作的奴隶生活。
1808年,塞拉利昂沿海地区成为英国殖民地,1896年沦为英“保护地”,直到20世纪中期的全球去殖民化运动开始为止。
独立
1961年4月27日,塞拉利昂宣告独立,但仍留在英联邦内,奉英女皇为国家元首。首位首相由米尔顿·马尔盖(Milton Margai)爵士出任。
1971年4月19日,塞拉利昂透过修宪改制为共和国,史蒂文斯出任总统。1978年公民投票通过新宪法,使塞拉利昂成为一党制共和国。在1985年大选中,武装部队司令莫莫少将当选总统。莫莫执政后期,塞通过修宪完成了一党制向多党制政体的转变。1991年,福迪·桑科领导的革命联合阵线发动反对政府统治的叛乱,内战爆发。塞拉利昂内战造成数以万计的人民死亡及超过二百万人(相当于超过三分一国民人口)流离失所,这些失去家园的人民变成了邻国的难民。1997年5月25日发生的一次政变中,当时的总统艾哈迈德·泰詹·卡巴被军队少校约翰尼·保罗·科罗马所取替,但后来卡巴总统再次复职。1999年11月,联合国向塞拉利昂部署维和行动。2002年1月,塞拉利昂内战结束。5月,卡巴在大选中获胜蝉联。2005年12月,联合国撤出驻塞拉利昂维和部队,成立联合国驻塞拉利昂综合办事处(2008年10月更名为建设和平综合办事处,简称“联塞拉利昂建和办”),继续向塞拉利昂提供防务和发展方面的帮助。
2007年8月11日,总统和议会选举。[16]埃内斯特·巴伊·科罗马和所罗门·贝雷瓦进入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17]9月8日,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18]科罗马当选总统。[19]
Remove ads地理
主条目:塞拉利昂地理
地形
塞拉利昂境内大部是丘陵、高原,地势东高西低,一般海拔300-600米,最高峰为洛马山脉(Loma Mt.)海拔1945米的洛马曼萨山;沿岸多低地、沙洲和澙湖。
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7、8月降水最多,多雷暴雨;年降水量内陆在1000毫米以上,沿海达3000-4000毫米。
行政区划
塞拉利昂行政区划
1732年的殖民地图
主条目:塞拉利昂行政区划
狮子山共和国行政区划至2018年全国分为4个省(Province)和1个区域(Area)。4个省下设有16个区(District);1个域区之下设有2个行政区(District)。
人口
塞拉利昂国内共有18个种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是曼德族(Mende)及谭姆恩族(Temne),两族约占全国30%人口。曼德族主要居住于南部地区,而谭姆恩族则聚集于北部和中部地区。林姆巴族占8.4%人口;由英、美移入的“自由”黑人后裔克里奥尔人占10%人口。
塞拉利昂约有60%的人民信仰伊斯兰教,30%信仰基督教,10%信仰传统宗教或其他宗教。狮子山各宗教间能够和平共处,未如邻近各国般时常出现宗教冲突。
经济
主条目:塞拉利昂经济
塞拉利昂人民生活水平低下,是全世界最贫穷的国家之一,无论是购买能力、健康长寿或是受教育程度都是世界后列,建设更是严重不足。
由于矿产丰富,塞拉利昂的经济主要依赖矿业,尤其钻矿业占了很大分量。其中最为世人所知的是从塞拉利昂开采的血钻石以高价售出。
在1970以及1980年代的早期,由于矿业中心城市的衰落以及政府日益严重的贪污,经济成长率缓慢。到了1990年代,经济活动更加衰落,经济结构与水准也更为退步。在这十几年之中大部分的经济活动都因内战而崩溃。在2002年1月战争到达尾声,大量的外国援助涌入帮助塞拉利昂的重建。而最主要能使塞拉利昂经济重新复苏的关键将是未来政府能否有效地减少贪腐,尤其大多数人都认为内战是因领导者而起的。政府能否成功地管理钻矿中心,对于经济发展十分重要。
教育
凯拉洪区彭登布的中学
塞拉利昂小学一至六年级和初中的三个年级按法律规定应当实施义务教育[20],但因为该国师资力量短缺而常常无法实现。该国成人有三分之一都是文盲。塞拉利昂内战对教育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共1,270所小学在内战中被毁。2001年该国67%的儿童没有入学。在2001年至2005年间,战争结束后的塞拉利昂小学数量翻倍,情形得以改善。[21]
塞拉利昂高等教育机构不多,1827年建立的弗拉湾学院为该国最早的大学。[22]此外,该国亦有2005年获得大学资格的恩加拉大学(英语:Njala University)、2009年获得大学资格的马卡尼大学(英语:University of Makeni)以及由马来西亚林国荣创意科技大学创办的弗里敦分校。[23][24]
交通
主条目:塞拉利昂交通
参考文献Loading content...外部链接Loading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