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卡闪付
编辑
與銀聯合作,支援將信用卡、借記卡加入小米支付。利用NFC技術在實體商戶的銀行卡讀取器使用。2016年9月,小米联合中国银联正式发布小米支付(MiPay),成为全球首家同时支持银行卡和公交卡的手机厂商。[3]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官網將銀行卡閃付功能稱為「Mi Pay」。[4]
小米公交
编辑
2015年初,小米手机3正式上线上海公共交通卡。2016年9月,小米正式对外发布Mi Pay和小米公交。[5],截止至2024年1月,小米公交已正式支援36個交通卡品牌[6][7],並且是大中華地區支援最多交通卡品牌的行動支付服務。
中国大陆
编辑
交通卡(非交通联合制式)
编辑
天府通
武汉通
重庆畅通卡
甬城通(住建部标准)
榕城通(住建部标准)
交通卡(交通联合制式)
编辑
京津冀互联互通卡[8]
京津冀一卡通·天津
上海公共交通卡[9]
岭南通[10][11](可选择岭南通·广佛通、岭南通·羊城通、岭云通、韶州通、五邑通、河源粤支付、红海通、茂城通、榕江通、潮州通及漠江通)
深圳通互联互通卡[12]
合肥通
绿城通[13](郑州)
盛京通
大连明珠卡
吉林通[14]
江苏交通一卡通·苏州
江苏交通一卡通·苏州昆山
江苏交通一卡通(可选择南通、金陵通、无锡、常州、淮海通、盐城、连云港、宿迁、淮安、泰州、扬州及镇江卡片)
石家庄·燕赵通
广西交通一卡通
琴岛通
哈尔滨城市通
台州公共交通卡
长安通
潇湘卡
赣州通
泉城通
兰州公交一卡通
西藏交通一卡通
银川交通一卡通
驼城通(榆林市)
金华市民卡
绍兴通卡
厦门e通卡(交通联合)
注:每一台设备仅能存在两张交通联合交通卡,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被京津冀互联互通卡取代下線;苏州市民卡被江蘇交通一卡通·苏州取代下線;杭州通由於杭州市内公共交通已支持银联闪付感应付款,建议使用Mi Pay银行卡闪付,已下线;上海公共交通卡的住建部标准卡片已被交通联合版本取代,既有的住建部标准卡片可能与某些卡不兼容。各城市公交卡的互联互通使用范围不同,请以各城市实际优惠为准。
門卡模擬
编辑
利用NFC技術讀取並模擬實體門禁卡資料。僅支援讀取並模擬市面上未经加密过的、频率为13.56MHz且沒有加密區塊的門禁卡。
支援NFC的Android設備,在獲取系統最高權限後,利用某些應用程式也可以做到同樣的功能。
电子证件
编辑
网证(eID)
公安部公民网络电子身份标识(eID)是以密码技术为基础、以智能安全芯片为载体、由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承建的“公安部公民网络身份识别系统”签发给公民的网络电子身份标识,能够在不泄露身份信息的前提下在线远程识别身份。可以为互联网用户提供网络身份认证、个人信息保护、网络账号保护和网络交易保护等服务。